馬太效應與在後的將要在前
Submitted by admin on
“馬太效應” (Matthew Effect) 這個著名生活法則是來自《聖經‧馬太福音》中的一個故事,原文可參考馬太福音25章14至30節及路加福章19章11至26節,以下略作修改,把故事更具體化。
Submitted by admin on
“馬太效應” (Matthew Effect) 這個著名生活法則是來自《聖經‧馬太福音》中的一個故事,原文可參考馬太福音25章14至30節及路加福章19章11至26節,以下略作修改,把故事更具體化。
Submitted by admin on
上一期跟大家介紹了其中兩個有潛力的行業──婚禮統籌及虛擬服務業,接下來將會介紹另外兩個具有前瞻性的行業。
Submitted by admin on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出現後,香港人均收入及本地生產總值都明顯下降,失業率亦到達高峰。在經濟環境好轉的今日,是時候讓我們從新為我們的未來重新定位。金融業、旅遊業、貿易及物流業、專業服務業這四大傳統支柱產業一直以來都是我們的重要經濟命脈。但亦因為我們對這四個行業過於依賴,若其中一、兩個行業出現倒退,那麼民生及稅收等便會出現大問題。
Submitted by admin on
職場上,我們可以看到不同打工仔的作風。有些人面對任何困難時,也能夠談笑風生,從容面對;有些人即使遇上少少的問題,也會心如絮亂,不知所措。相比之下,我總認為前者能夠在職場上穩握勝券。
Submitted by admin on
筆者在職場工作多年,可說是每天均活在各種類形的負面情緒,括憤怒、羞恥、罪疚和抑鬱,而這四種負面情緒例子均能從生活片段和工作處境中隨手可拾。
憤怒情緒
Submitted by admin on
執筆之時,正值被譽為永不沉沒的鐵達尼號沉沒一百周年紀念。鐵達尼號船難的發生告誡我們人類的渺少,不能過份自大和自負。綜觀不少災難性意外的發生都是原於一連串的巧合和錯誤,如果當時有人作出少少的調整,意外也許是能夠避免的。荷蘭航空4805班機是歷史上最嚴重的空難事故,共造成了584名人員的喪生。然而,這場意外還是可以避免的。
Submitted by admin on
「我是來打工,不是來做義工!」這應該是日日超時工作、「人工」又無「進賬」之員工的心底話,對於很多「打工仔」而言,他們希望加薪多於上司的讚賞,甚至抱著「上司讚我,倒不如加人工!」的心態。根據早前一項有關香港在職人士行為的研究,有六成受訪者認為工作的價值是「維持生計」,亦接近八成指出,在找工作的時候,薪金是選擇工作時首要考慮的因素。
Submitted by admin on
無論是企業和組織,都有可能會不經意犯上一些錯誤,不同組織對於處理這些錯誤卻有截然不同的做法。一些成功企業往往能夠在問題變大和複雜之前,將其解決。在2012特首選舉中,梁振英團隊經常就是使用這策略。每對有關梁振英負面的消息傳出時,梁先生都會馬上向公眾交待。正所謂流言止於智者,梁先生這先法制人的方法的確有可取之處。
Submitted by admin on
作為初出茅廬的打工仔,面對失敗是常事,很多時候我們都會產生消極甚至放棄的念頭。不過,我們總不能整天都想著放棄,否則我們人生只會在沿地打轉。既然不能退,我們有甚麼方法可以鼓勵自己,面對職場逆境呢?
Submitted by admin on
當巴黎鐵塔建造時,有天一位記者到工地訪問建築工人,關於工作的情況。第一位工人回答說:「很忙呀!你看不見嗎,我們整天都要將建築物資搬來搬去。」而第二位工人回答說:「我覺得還不錯,每天都有不錯的工資。」最後,記者找到了第三位工人,他回答說:「很好呀!我現在正蓋建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築物之一,以後和我的小朋友來的時候,我可以驕傲地跟他們說,這是我努力所建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