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享

友善的力量(三)

還記得兒時看過《南風與北風》的寓言,印象非常深刻。北風與南風爭論誰的力量較大,他們決定用一位行路人的大衣來比試:誰能讓他脫下外衣,誰就是勝者。北風猛烈吹襲,行人只把大衣裹得更緊。而當南風輕輕吹拂,陽光溫暖,行人最終自動脫下了外衣。

友善的力量(二)

現代社會,企業在人事管理上愈加複雜,美國近年有兩宗案例值得我們深思。一位美國女警,因調任而需於週末執勤,並失去了原有部門的「聲望」與人脈。儘管薪資不變,她認為這是性別歧視。美國最高法院裁定,員工無需證明受重大損害,也可提出歧視訴訟。這說明人事調動也需考慮人性化因素與程序公義。

做好這份工(六)

我們不妨從火雞的角度想想如果牠知道有聖誕節來臨的一天,牠可以有甚麼應對的選項?我想到的是:
1. 拒絕進食主人提供的食物,結果是餓死。
2. 惶恐地等待被烹調的來臨,結果是恐懼死。
3. 處之泰然,好好享受每一天,結果是安樂死。
4. 努力尋找逃生的機會,結果是....

做好這份工(五)

在新約中,保羅是一個典型為自己信仰出征的人物,由本來逼迫基督徒到「成為」使徒,經歷翻轉了的生命,立志向外邦人傳講福音,曾經面對過無數的逆境,包括監禁、鞭打、石擊、船難等等,但是他從未退縮,總是靠著神的力量堅持到底。保羅的信仰不僅僅是一種信仰,更是一種「行動」,他不僅僅是口頭上的宣告,更是實際地行動起來。

做好這份工(四)

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Peter Drucker) 有一個很有趣的記述。當他十三歲時,有一位激勵人心的宗教老師問同學:「你想你如何被人銘記?」(What do you want to be remembered for?)當然沒有一個學生能夠給出答案。這位老師笑了笑,說:「我並不期望你們馬上能回答這個問題,但如果到了你們五十歲還不能回答,那你們將浪費一生。

做好這份工(三)

在小說《為自己出征》中所描繪的武士,他的故事可謂反映了人生、尤其每天想著改變世界的工作者的真像。話說故事中的武士一直穿著國王賜予的鏽蝕盔甲,自認為是一個善良、充滿愛心的人,不斷地四處救助他人。久而久之,他的家人已無法看見他盔甲下的真實面貌,他甚至忘記了自己的容貌。

做好這份工(二)

工作佔據我們人生大部分時間,要提升工作的快樂指數,其中最重要的関鍵因素,就是如保羅所說:「我藉著所賜給我的恩典,對你們中間的每個人說:不要自視過高,過於所當看的,而要照著神所分給每個人信心的尺度,清醒地看自己。

做好這份工(一)

聖經說到人的創造有以下的敍述:「神說:「我們要照着我們的形像、按着我們的樣式造人,使他們管理海裏的魚、空中的鳥、地上的牲畜,和全地,並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蟲。」 神就賜福給他們,又對他們說:「要生養眾多,遍滿地面,治理這地,也要管理海裏的魚、空中的鳥,和地上各樣行動的活物。

終點的美麗圖畫

執筆之時,2024即將成為回憶,2025正待展開。新的一年不僅是時間的變遷,更是內在重新檢視的契機。聖經教導我們:「你們要謹慎行事,不要像愚昧人,當像智慧人,要愛惜光陰」(以弗所書 5:15-16)。在這充滿不確定和挑戰的時間流轉中,可以用「以終為此」(Begin with the End in Mind)的思考方式來規劃一下新一年的願景。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