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勵志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早前在社交平台瘋傳兩段短片,片中可見一名小巴司機及一名私家車司機疑因切線問題口角,其間有人疑似「恐嚇」自稱黑社會「勝和」、及用大量粗口指罵小巴司機,令小巴乘客一片嘩然。難得的是小巴司機並沒有「以惡報惡」,反而冷靜面對。有記者致電李生查詢事件,他承認是遇襲小巴司機,但以案件可能進入司法程序為由而婉拒受訪,又強調他被自稱黑幫男子恐嚇的短片並非由他上載社交媒體,又強調開車從來「唔勞氣」。

辦法總比困難多

據說從前,有位猶太人走進銀行,並對櫃檯職員說:「你好,這裏有價值50萬的金條,我希望放在銀行中作為抵押,請銀行貸款給我。」銀行職員看到這位人士動輒也能取出價值50萬的金條,顯然非富則貴,既然他能以50萬為抵押金,他應該會借更多的錢,這對於銀行來說是一筆大生意,於是他不敢怠慢。當銀行職員為這人收妥金條並以存款方式暫存在銀行後,就向其詢問道:「請問你想借多少錢呢?」這個人說:「我想借一元。

常思一二

曾經看過一個故事:有一個人非常幸運地獲得一顆碩大而美麗的珍珠,但美中不足的是,那顆珍珠上有一個小小的斑點。他想,若是能夠將這個小小的斑點剔除,那麼它肯定會成為世界上最珍貴的寶物。於是,他狠下心削去珍珠的表層,可是斑點還在;他削去一層又一層,直到最後,那個斑點沒有了,珍珠也不復存在。

加倍奉還vs多走一里路

生活中,我們總會遇到被委屈、不公道、不順心的事,有人會寸步不讓,正如「神劇」《半澤直樹2》中有以下的一段說話:「我一定會重建帝國航空,我要讓他們見識銀行的實力,體認到自己有多麼傲慢!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加倍奉還!這就是我的座右銘。

只要有可能壞事,就會出現

2005年3月29日,只有37歲的伊達是兩位孩子的母親,她當天需要進行一次簡單的鼻竇手術,負責為他主診的愛德華醫生有超過30年的耳鼻喉科經驗,而麻醉師安德頓則有六年經驗,這樣的鑽石組合對於這簡單的手術看起來一點難度也沒有。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