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享

職場生態(一):合理工資?

經營企業的朋友相聚,都慨嘆營商環境越來越艱難,面對前所未有的「三高」壓力,即是人工高、原材料高和租金高,其中尤以租金的加幅已達「瘋狂」程度。而一眾打工仔辛勞了一整年,面對食、住、行都貴了不少的當下,自然對僱主一年一度的薪酬調整頗有期望。近日國泰航空宣佈加薪幅度為2%,頓時引起工會極度不滿,蘊釀工潮;而僱主一方以經營環境欠佳及原油價格上升而擺出一副強硬的態度,雙方只有彊持不下。

職場生態(一):合理工資?(續)

在一本企業管理的教科書,對薪酬有以下的描述:「薪俸的目的在於吸引、獎賞、留住以及激勵員工以最佳方式達成企業的策略性目標。」這種對薪酬的看法的確是現代企業管理人力資源的普遍哲學。然而這種觀點的局限在於把人看待成等同於達成企業目標的生財工具,而這種工具與其他元素如土地、機器、原材料、設備等是沒有基本分別。我把這種觀點稱為「報酬策略」,因為一切的報酬考量只建基於策略性的交易行為。

健康企業、健康社會

猶記得在今年的父親節翌日,多份報章報導有爸爸慨嘆工時很長,為了謀生而錯過了不少與子女相處的寶貴時光,由於長期作息失衡,希望政府能盡快訂立標準工時。不少人認為定立標準工時,會有效改善作息失衡的情況。我在此並不打算為訂立標準工時的利弊定出答案,只是我想在此探討一下制定標準工時背後的目標:作息平衡。

逃避承擔,難成大器

聖經有一金句﹕「愛能遮飾許多的罪。」(彼得前書四章8節)原意是因着愛,我們可以寬恕那些傷害我們的人與事。但放在父母身上,往往是過猶不及,例如孩子犯了小事,父母怒火中燒;有時卻出於溺愛,連孩子應承擔過錯的後果,也「輕輕放低」。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