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機內化
Submitted by admin on
作為管理者,想改變企業內某種壞習慣,起初,管理人可能會循循善誘地建議員工作出改善,下屬對這些勸告也一口答應,但數天後卻故態復萌,管理人自然會感到非常無奈。舉個例子,為提倡環保,我總是鼓勵員工多使用雙面印刷和環保紙。對員工來說,這只是舉手之勞,但習慣還是不容易一下子改過來。接著,有一些管理者便會用行政指令,以高壓的方式逼使員工遵從政策,結果由「茶杯裡的風波」變成民怨沸騰。
Submitted by admin on
作為管理者,想改變企業內某種壞習慣,起初,管理人可能會循循善誘地建議員工作出改善,下屬對這些勸告也一口答應,但數天後卻故態復萌,管理人自然會感到非常無奈。舉個例子,為提倡環保,我總是鼓勵員工多使用雙面印刷和環保紙。對員工來說,這只是舉手之勞,但習慣還是不容易一下子改過來。接著,有一些管理者便會用行政指令,以高壓的方式逼使員工遵從政策,結果由「茶杯裡的風波」變成民怨沸騰。
Submitted by admin on
當上司給我們新的工作時,大家第一個想法會是甚麼呢?有些人會心生憤怒,暗揣上司只有不斷「加辛」,額外獎賞欠奉,心理不平衡。另外有些人內心在想:「我是否能勝任這份工作呢?我會不會把事情弄砸呢?」小部份人卻會感激上司給自己這個寶貴的機會,爭取自我提昇及工作表現。上述不同人的反應雖有不同,心理學家稱這些想法源於「自我暗示」。「自我暗示」是指意識把某種確定和具體的觀念輸送給自己潛意識的過程。
Submitted by admin on
當我們解決問題時最容易犯上的錯誤就是思維太狹窄,沒有想好事情的全局,結果「得不償失」。事實上,世界上任何東西都是環環緊扣的,既要看樹木,亦要看森林,才能頓悟問題在那裡,然後對症下藥。三峽大壩就是一個值得我們深思和參考的例子。
Submitted by admin on
—九三八年十一月十三日是中國值得記下的一天。這天發生了中國二十世紀以來最大的火災---文夕大火。這場大火讓湖南的長沙市足足燒了五日五夜,奪去了超過三千條性命,全市—千一百條街道中有六百九十條被燒到片瓦不留。為甚麼我會提起這場大火呢?首先,是因為這場大火一直被歷史遺忘了:這場大火令長沙被聯合國選訂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四大被破壞最嚴重的城市之一,但我們的歷史教科書竟然隻字不提。
Submitted by admin on
在現實生活裏,我們的確每天幹著同一樣工作,日復一日,如機械般複製工作內容,內心都會問,究竟幹的有甚麼意義?不同人會有不同的答案和生出不同的工作心態,自然工作成果也不同。德斯蒙德‧莫利斯著的《人類動物園》(The Human Zoo)一書中提到,城市的自殺率遠比鄉間高,而男性的自殺率又會比女性高。在這這些自殺的人中却不乏天之驕子,前途是無可限量的。
Submitted by admin on
「連橫」是中國戰國時代以張儀為首的縱橫家向秦國所提出的一種外交策略,與當時蘇秦向六國所提出的「合縱」相對。用意是秦國聯合一些國家進攻其他弱國,結果令其他六國發生內鬨,加快完成統一大業。孔明的「聯吳抗曹」,也是古代「連橫」的延續。二戰其間,日本、德國和意大利所組成的「軸心國」亦採用了相同的方法,牽制其他「同盟國」,以獲得更大的軍事目的。
Submitted by admin on
知名社會學家羅伯特‧莫頓 (Robert K. Merton) 形容整個社會並未因全球化而變得平等,相反是「貧者越貧、富者越富」,他把這現象歸納為「馬太效應」 (Matthew Effect)。綜觀今日的社會面貌,「貧者越貧、富者越富」的現象,可說是十分明顯的。至少我們從資源分配層面上,只會看到富有的人所享有的金錢、榮耀以至成就,都一定會比窮人所得的較多。
Submitted by admin on
努力完成使命的人,往往也是腦筋敏銳、熱愛工作的人,且能享受成果。
Submitted by admin on
「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故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河……戰勢不過奇正,奇正之變,不可勝窮也。奇正相生,如循環之無端,孰能窮之!」
這是《孫子.勢篇》所提到的「出奇制勝」之術,意思是先以正常的策略去吸引敵人注意,再用奇招突襲。這些奇招是無窮無盡的,只要有創意,便可能發掘出令敵人措手不及的招數,一舉擊之。所以,掌握「出奇制勝」的意念,一直是戰場及商場的重要策略。
Submitted by admin on
上期談到工作存在不少不愉快經驗,那我們應該如何處理這些從工作而來的負面情緒?以下以職場中常見的幾種情緒(憤怒、羞恥、內疚和抑鬱)來分享一些我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