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傲職場

迫出來的智慧

朋友剛剛買了一件傢俱回家。回家後,她馬上就嘗試按照著說明書組裝傢俱。但是她嘗試了很久也不能成功把這傢俱弄好。結果,她只好放棄並到街外逛逛。幾個小時後,朋友回到家中卻發現傭工已經把這傢俱組裝好了。於是,她就充滿疑惑地問傭工:「你究竟是怎樣把這傢俱砌好的呢?」這位傭工說道:「都沒有甚麼特別的方法。只是我不懂英文,故此看不明說明書,唯有迫自己動腦筋。」

眼睛在說話

美國哲學家勞夫.沃爾多.愛默生曾經說過:「人的眼睛和舌頭說的話一樣多,不需要字典,卻能從眼睛語言了解到整個世界。」研究指出,當人們溝通時,獲得的訊息只有7%是來自於字句的,38%是來自聲調,而有55%的資訊卻是來自於我們的身體語言的。所以,我們不要小看一些不經意的小動作,對我們的形象有甚大的影響。可有想過,小小的眼睛,蘊含建立領袖形象的學問。

以理服人

在職場上,基於不同的利益和立場,爭吵和糾紛是常有之事。適當的讓步和體諒著實可以讓事情得到疏理,但我們心中還是要有原則和底線的。如果別人的論點有違團隊的利益和宗旨,我們便要義正辭嚴地表明立場,更要準備好應變之法。

三分鐘

有一次,有位企業經理打電話給國外的客人說:「我今次找你的目的是教你如何使用本公司的產品,時間不會超過三分鐘。在我說話期間,請你別打斷我,之後如有問題,請再打電話給我。」

接著,這位經理便不停口地推介公司產品,最後終於說完了。他說:「我們還有二十秒,你還有甚麼東西要問呢?」客人接著說:「有的,因為你說得太快,我一句也聽不懂。」

好客之道

去週,法國客戶調查機構Presence公佈了一項讓我們不自豪的調查報告,報告指出香港在全球三十個著名的商業街中,排名尾二。這結果,對於不少人,尤其是經營者感到非常愕然,因為香港素來均以世界知名的購物天堂自居。但倘若我們走到香港的商業街,我們不難發現走動著的本地人,如同摩打腳,沒有笑容;對所有身邊走過的人,更談不上有甚麼禮貌。相比鄰近地區的台灣,我的個人感受,香港的好客之道,是完全跟不上的。

M型社會

翻看過往幾次人口調查結果,我們不難發現香港的貧富差距問題愈來愈嚴重。令人擔憂的是,香港看來已經踏入了由日本著名學者提出的M型社會。M型社會的意思是指在全球化的趨勢下,由於社會走向了知識經濟,以致社會資源重新分配。

罵的藝術

某天,公司裡一位經理向我憤怒地說:「某某某整天做錯事,我明天一定要嚴厲責備他!」到了第二天,我在走廊碰到那位「可能會被責罵」的同事,我打量著他笑面迎人的臉,完全不似已經被罵的樣子。好奇心起,我問那位經理:「你昨天不是說要罵那小伙子嗎?」

不應發生的空難---荷蘭航空4805班機

執筆之時,正值被譽為永不沉沒的鐵達尼號沉沒一百周年紀念。鐵達尼號船難的發生告誡我們人類的渺少,不能過份自大和自負。綜觀不少災難性意外的發生都是原於一連串的巧合和錯誤,如果當時有人作出少少的調整,意外也許是能夠避免的。荷蘭航空4805班機是歷史上最嚴重的空難事故,共造成了584名人員的喪生。然而,這場意外還是可以避免的。

人際關係在職場

「我是來打工,不是來做義工!」這應該是日日超時工作、「人工」又無「進賬」之員工的心底話,對於很多「打工仔」而言,他們希望加薪多於上司的讚賞,甚至抱著「上司讚我,倒不如加人工!」的心態。根據早前一項有關香港在職人士行為的研究,有六成受訪者認為工作的價值是「維持生計」,亦接近八成指出,在找工作的時候,薪金是選擇工作時首要考慮的因素。

公關的藝術

無論是企業和組織,都有可能會不經意犯上一些錯誤,不同組織對於處理這些錯誤卻有截然不同的做法。一些成功企業往往能夠在問題變大和複雜之前,將其解決。在2012特首選舉中,梁振英團隊經常就是使用這策略。每對有關梁振英負面的消息傳出時,梁先生都會馬上向公眾交待。正所謂流言止於智者,梁先生這先法制人的方法的確有可取之處。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