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管治

企業社會責任

一場地震,奪走了數萬人的生命,使數以十萬計的人失去家園,災區一片頹垣敗瓦,彷如人間煉獄。無數人趕赴災區施予援手,其中除了志願團體,還括其他國家的拯救隊伍。在後方的我們,數以億計的善事,在極短的時間便籌得,充份發揮了血濃於水、守望相助的精神。其中企業所捐出的善,估計超逾一半,企業在災難當前,所表現的社會責任,已超越了誠信訴求,而是回歸到人倫間最基礎的底線,就是關愛與尊重。

海嘯餘生

把最近全球的金融危機形容為「海嘯」,我認為是有商榷餘地的,這只反映了其威力及後遺症,忽略了其構成的過程。其實今次的金融危機主因在於銀行濫批按揭貸款,而這個問題並不是全無徵兆的,很可能是監管機構低估了問題的嚴重性和連鎖性。正因為全球化的關係,美國的次按問題才能摧毀全球的金融體系。

周瑜的處世之道

吳宇森導演的《赤壁》,近日成為不少人茶餘飯後的話題。我亦趁著週末,忙裡偷閒,前往欣賞這話題之作。吳宇森曾直言,《赤壁》是為周瑜平反,一洗周郎於《三國演義》中忌才、心胸狹隘的性格,希望回復其氣度。在我看來,《赤壁》果然是展現周瑜等三國豪傑們瀟灑氣魄的舞台。

誠信行為的難

不少人認為現實職場中根本沒有可能做到誠信,最少某些職業如是。做律師的既然接下案件,便需盡所能從疑點中建立維護所託者的利益,案情的真實性往往是次要的。從事市場營銷者,對產品絕對要隱惡揚善,才能成功游說買家。股票交易員往往因買方能收取更多佣金,自然傾向叫人買多於賣。在絕大多數情況下,人們都是「隻眼開、隻眼閉」,或者不斷妥協,以致發展到完全不能作倫理上的判斷,似乎政治行業便是這類的表表者。

誠信破產

內地因食用含三聚氰胺國產奶粉而出現病症的兒童已急增至六千多人,並至少造成3名嬰兒死亡,至此,「中國製造」四個字已經等同於假、劣、甚至謀財害命的標記,這與京奧展演的強大構成強烈對比:正是發財不立品,沒有甚麼好驕傲。前總理朱容基便曾說過,倘若不撤底對付貪腐行為,黨和國家都要滅亡。朱總理所言並非沒有根據。

誠信與社會資本

不少學者把誠信視為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學者福山(Francis Fukuyama)認為誠信在每個社會道德標準或價值觀形成之前已經存在。他認為經濟生活與文化生活是分不開的,在社會資本和物質資本同樣重要的時代,只有那些擁有較高信任度的社會,才有可能創造較穩定、規模較大的企業組織,例如日本、德國和美國。相反低信任度社會如法國、意大利、香港和台灣則需較長的時間建立大企業。

履行誠信

企業以至個人追求誠信,似乎是大勢所趨,只是其複雜的挑戰性,往往為人所忽略。有些人認為誠信行為是理所當然的,實踐起來非常簡單。曾經聽過一位執法者說他從來沒有道德兩難的決定,只管按著法規執行,一切便簡單得多。又有一位任職於司法機關的人士,形容他草擬法律無數,從沒面對道德挑戰,因此在他的世界裡,活出誠信就如飲茶食飯般理所當然。

以戰養戰

二零零八年五月十二日,四川發生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摧毀了無數的家園,亦令數以百萬計的人民陷於水深火熱之中。救災的工作無疑是一場不可避免的硬仗,疫症、食物、搶掠、水壩潰決等,都是不容忽視的「敵人」。可幸的是,這個多月來的戰鬥都取得不少勝利,這應歸功於中國的各領導人和解放軍,實行了「以戰養戰」的戰術。

二百年的強國夢

中國自秦始皇起,經歷了西漢、唐朝貞觀、元朝及清朝康雍乾等盛世,一度成為區內的強國。但是,由晚清開始,國力日漸減弱,不斷受到列強的侵擾。自此,中國人「自卑」和各自為政的心態便慢慢形成,總覺得我們不及外國。直到今屆2008年北京奧運結束,中國終可再一次抬起頭,向世界高呼「中國人是最強的」。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