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小孩,先讓小孩動起來

執筆之時,香港的科技大學剛進行了首屆的家長日。沒錯,是「家長日」。對於不少人來說,家長日是小學年代的專有名詞。時移世易,現在家長對小孩的關懷,不禁令人嘖奇。以科大家長日為例,以下列舉一些「有趣家長」的事跡:

1. 有家長表示希望能帶同家人及傭人,協助子女清潔宿舍;
2. 有位廣州的家長在接到孩子關於宿舍太嘈的不滿,親自來港了解學校的改善方案;
3. 有家長為免小孩在校膳食不好,每星期拿著湯水到校內讓孩子享用;

也許不少人會覺得上面的事例發生在大學生的身上有點不可思議,然而「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父母對孩子的關心程度,往往是不足為外人道的。尤其對來自「強國」的父母來說,雖然一河之隔,孩子來到香港便有如飄洋過河,想為他們作出更好的安排是可以理解的。記得我當年留學,的確睹倒不少父母親自護送孩子到學校,並為他們打點一切才離開。只是現在較領人擔憂的是,因著交通便捿,恐怕事無大少都會為子女空降解決,把「直升機父母」的角式延伸到大學教育。我認為,無論如何,子女進入大學已標誌著他們要全面學習獨立生活、思考和解決問題,作父母的頂多從旁給予意見,比直接幫他們解決問題為好。

美國著名作家詹姆斯阿格雷曾經寫了一個關於鷹的故事。話說有個農夫在森林中撿到一隻雛鷹,帶回家中放在雞場飼養,從此這雛鷹和小雞們一起生活著。有天,一位生物學家經過農場,就好奇問農場個中原因。農夫說:「這只鷹食的雞飼料,我也視牠為雞一樣看待,牠已經不再是鷹,也不會飛了。」
生物學家卻不同意:「牠本就是一只雄鷹,牠有著雄鷹的心,牠一定能學懂飛。」於是生物學家就拿起鷹向天空一拋,結果小鷹跌回地上。農夫的眼神告訴生物學家:「我不是說過,這小鷹一定不會飛嗎?」第二天,生物學家又來到了農場,這次他拿著小鷹,一直走到附近的懸崖邊,然後又再鷹向上一拋。農夫以為這小鷹死定了,就在小鷹跌下懸崖之際,小鷹展翅高飛了。
這故事對我們這些為人家長的,很有啟發性。原來,當我們過份溺愛小朋友時,小孩就像故事中的雛鷹,永遠也不會進步,因為父母(也就是故事中的農夫) 已經為他們安排好一切,慢慢養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習慣和心態。打從小孩成長,作父母的便要忍心讓小孩學會跌倒,因為跌倒可讓小孩變得堅強。有句很有意思的句字,就是「要學會愛,先要學懂放手」,是的,只有給孩子多一點空間,我們自會發現他們潛力遠比我們想像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