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就天下無敵?」
Submitted by admin on
在一間公司裡,存在不同年代背景的僱員是非常正常的,有80後、也有50後,多一點體諒和尊重,便少一點磨擦。
然而,在我接觸的一班80後朋友中,他們眼裡的50、60後,却是常有眨意,聽得最多的便是「講就天下無敵,做就無能為力!」他們覺得,一般上司所講的事情基本是他們坐在辦公椅上,享受著舒適的環境想出來的,指令別人工作,自己却從來未「躬自入局」。
Submitted by admin on
在一間公司裡,存在不同年代背景的僱員是非常正常的,有80後、也有50後,多一點體諒和尊重,便少一點磨擦。
然而,在我接觸的一班80後朋友中,他們眼裡的50、60後,却是常有眨意,聽得最多的便是「講就天下無敵,做就無能為力!」他們覺得,一般上司所講的事情基本是他們坐在辦公椅上,享受著舒適的環境想出來的,指令別人工作,自己却從來未「躬自入局」。
Submitted by admin on
在職場上,經常聽到不少年青員工抱怨:「上司對我工作諸多限制,完全不讓我有自由發揮的空間。」另一邊廂,不少上司卻抱怨這班年青人:「講就天下無敵,做就有心無力。我又怎能委以重任呢?」
Submitted by admin on
如果你要向同事宣佈一些壞消息,應該一句到尾講清楚,還是每次講一些,等對方慢慢發現壞消息呢?有研究顯示,工作間的溝通也講求心理技巧,如公佈壞消息時,一次過講清楚會讓人好過一點。
Submitted by admin on
當你知道天文台宣告要懸掛八號風球,你會有甚麼反應?相信大多數「打工仔」都會拍掌叫好。這即表示,很多人都有「不勞而獲」的心態,最好不用上班工作而有收入。
Submitted by admin on
如果問上司:「你想要的是怎樣的員工?」相信大部分上司都希望理想中的員工有幾項要素。有人力資源機構的調查顯示,原來學識、知識等只佔第四位,甚至一至三位均與IQ無關。排首位的是上司認為下屬最緊要「抵得諗」。
Submitted by admin on
日前閱讀了《基業長青》( Successful Habits of Visionary Companies) 一書,該書在2002年被美國《福布斯》雜誌評選為20本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商業書籍之一。今次,我希望和大家分享一個書中談到的重點---領袖是怎樣的呢?
Submitted by admin on
美國氣象學家洛倫兹在1979年,提出一項震動人心的理論:「一隻蝴蝶在巴西拍動翅膀,有可能在美國的德克薩斯引致一場龍捲風。」人稱這理論為《蝴蝶效應》,意思是說,我們不要看輕任何微少的東西,因為它們往往可能帶來巨大的影響和改變。
Submitted by admin on
有一天,孔子的弟子正在門庭外面掃地,剛巧這時有一個人走到他面前,問他:「請問一年有幾季?」「當然是四季啦!」孔子的弟子很自信地回答。接著那人說:「你錯了!一年只有三季。如果你不信,我和你打賭,誰人輸了就要向對方叩三個頭。」
Submitted by admin on
在中國人的社會營商交往,由款待人員的層級、開會的所在、進餐的時間與菜式、餐桌坐位、以至名單排位,在在都是智慧,少一點觀察力,都會弄至焦頭爛額,或過尤不及。我一位同事曾向我訴說從國內某大城市的民企老闆說很欣賞我們的產品,專程來港洽談,但相約見面的時間是在節日假期、時間是下午三時、地點是某豪宅樓下的花槽,我的反應是見是可以見的,但不要抱太大期望,因為我看不出來人有甚麼誠意,洽談結果亦是意料中事。
Submitted by admin on
在大學裡,每年迎來一批同學和送走一批畢業生。在新生輔導日,我均會向我任教的工商管理系的同學提問:你是否具備作為投身商界管理人的性格和特質呢?同學都是一貫地沈思、一臉妄然,好像從來沒想過。事實上,在面試的時候,這些被喻為「港孩」的同學都背著標準答案:報讀工管是父母、師長的意見,或是因為香港是商業社會,投身商界是理所當然的。說著,我也看到狀似父母兄姊的影子在外等候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