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享

當Why Not 遇上工蜂和探路蜂

葡萄園裡的葡萄熟了,纍纍的果實掛在枝頭上,誘得老狐狸垂涎三尺!可是,園子四面是高高的圍牆,老狐狸根本無法進去,牠拼命在圍牆外找呀找,終於找到了一個洞。可這個洞太小了,於是老狐狸絕食三天,讓自己瘦下來,再進去。

葡萄園裡的葡萄真是世界上最好吃的,老狐狸足足吃了三天。

可牠吃肥了,出不來了。無奈,只好又絕食三天,瘦得跟進葡萄園之前一樣,才能從那個洞爬出來。

MBA是否一個好經理?

管理學大師亨利•明茨伯格 (Henry Mintzberg) ,是經理角色學派的代表人物,經常提出打破傳統的獨到見解。近年來,他一直在質疑商學院,在他的《要管理,不要MBA》一書中,明茨伯格對工商管理碩士(MBA)進行了猛烈抨擊。他認為MBA 課程是「把錯誤的東西教給了錯誤的人」,主要論點有三,分別是:1)MBA學生中極少有人有過管理經驗。

接受唔到?!

想不到一隻網上遊戲的宣傳對白:「我接受唔到囉!」,竟然成為全城熱話,就連電視節目主持都爭相模仿。令我第一時間聯想到的就是經常出現在勞資糾紛中的談判問題。若勞資雙方在過程中,均抱著一副「我接受唔到囉!」的態度。那麼,這個談判是沒有可能談得合攏的。

得人心、得天下

孫子曰:「攻心為上,攻城為下。」,由此可見心服比口服重要。

員工是企業重要的資源之一,如能妥善管理人,就能使企業順利發展。但是,管人是管理學中最難的學問。因為每一個員工的性格、經驗、背景、想法都不一樣,很難「一本通書看到老」,找到一個能有效管理所有人的方法。

治標還是治本

這個題目並不是一個可以用三言兩語就能解釋得清楚的問題。從時間上而言,治標是解決短期的目標,治本則是解決長期的目標。任何人在解決問題時最希望的當然是「標本兼治」這種二者兼得的方法。但是,在某些情況下,短期與長期的目標是相違背的,當出現這種情況時便要在短期與長期的目標之間作出選擇。

4P人生

「先生,今日想吃雞扒意粉,還是煙肉炒飯呢?」「餐飲想要可樂,還是奶茶?」相信大家一定想像以上對白,必定出自一位身材苗條、樣貌清甜的空姐口中。在早前,廉價航空亞洲航空 (Air Asia) 出現了一位不一樣的「俏空姐」,他就是維珍航空的創辦人布蘭森(Richard Branson) 。

另闢藍海

從前在荒漠中有一個小鎮,當第一個猶太人走到了小鎮時,便決定在高速公路旁開了個加油站。很多高速公路的旅行者也光顧他,為車子注滿燃油。

第二個猶太人來到小鎮,看見加油站的生意很不錯,便決定在加油站旁開設了一家便利店。旅行者在入油時,往往也會到便利店走一趟,看看有沒有甚麼需要補給。

三個不可能的故事

早前,看到一則台灣新聞,講述一個單親媽媽帶著五位小孩,逆境求生的故事。話說兩年前,丈夫去世,遺下了太太和五位孩子。頓失家庭支柱,單親媽媽小花一時之間也手足無措,只能依靠政府的補助金過活。曾經有一刻,小花的口袋裡只剩下三塊錢。

盲了心眼最悲慘

蕭凱恩,一個外表平凡而且有視障的香港青年,但她卻有著不平凡的一生。剛出生三個月,她就被眼癌奪去了視力,成為了一位視障人士。蕭凱恩爸爸也曾經有一刻閃過念頭,放棄這個小朋友。不過,父母之愛還是非常偉大,不但沒有放棄,反而無微不至地照顧凱恩。在凱恩兩歲時,媽媽發覺凱恩往往很快就能將一些很複雜的文章背誦下來,因此留意到凱恩有無限的記憶潛能。於是,父母就讓凱恩參加各種的音樂班和歌唱班。

真正的強者

有硏究發現城市人比住在鄉郊的人自殺率更高,而當中男士又比女士自殺的更多,一般認為生活在城巿的男士為自殺高危一族,與男士不懂有效處理壓力有關。

香港男士的壓力指數的確有愈來愈高的趨勢。新界青年聯會去年訪問了646名香港的父親,發現當中53%受訪者自覺面對中度或以上的壓力,尤以36歲至45歲的年齡組別顯注,經濟壓力是最重要的壓力來源。訪問中發現不少受訪者會利用煙酒來減壓。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