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義」和「無意義」

上期在這專欄中提到小朋友的創意,絕不能從擠得密密麻麻的行事曆中發揮出來,只有給予適當的空間和休閒,才能生出各式各樣有趣的意念和創意作品。在一次講座裡,管理學家Jim Collins(暢銷書 “Good to Great” 和 “Great By Choice”的作者)向與會者發出有趣的提問:「究竟創意(Creativity)是與生俱來的,還是紀律(Discipline)是與生俱來的?」所有人的共同答案是:「創意是天生的,紀律是後天培養的。」因此在孩童階段給予土壤發揮創意是非常重要的。然而人的一生若只活在無休止和漫無邊際的創意中,欠缺紀律來自我約束對事情的投入和成就感,相信這人終其一生只會落得一事無成。所以我還是認為,即使讓小朋友活在發揮創意無限的土壤和空間非常重要,作為父母的,還是要為小朋友定下界線和要求,例如喜歡踢球、砌「Lego」,不能一天到晚只在踢球砌「Lego」而不閱讀和與家人相聚;又例如興高彩烈地砌Puzzle,當遇困難、無從下手之時仍要堅持砌下去,因為讓小朋友「開工」要有「完工」的目標是非常重要的。當然正如Jim Collins所言,紀律是後天培養的,所以絕不能操之過急。作為父母的,只要對自己永遠有一個要求便可,就是做一個永遠在場、適當提點的同行者,我們將見證著孩子微妙地成長;總有一天,孩子會自動自覺地「紀律」起來。

剛過去的週日,小兒在早上便與好友踢球,玩得很開心;到了中午吃飯的時候,大人在聊天,大夥兒的小朋友便三倆成群很「安靜」地玩電子遊戲機;下午到朋友家短聚,小兒又嚷著留在朋友家與小朋友「打機」、看影片;直至黃昏,我們一家三口才能重聚,就在進食晚飯之際,小兒突然向我們說:「今天一整天沒有做過甚麼,好像浪費了很多時間…… 很沒意義……好像很『空虛』。」我問兒子:「你知甚麼叫『空虛』嗎?」小兒一臉腼腆,似懂非懂地說:「…… 總之做了很多事,但沒甚「意義」……」那我便隨即建議他可趁晚上做回一些「有意義」的事,「空虛」感便會消失。這天晚上,家裡的氣氛特別寧靜,因為大家都在幹著屬於自己認為有意義的事。

睡前,我便對兒子說,其實自己年少時,也有相同「空虛」的經驗,但我總會對自己有一要求,即使白天沉迷玩樂,到曲終人散之時,我還是「心有不甘」地拿起書籍來溫習,算是自我補償和為一整天找回一點意義。久而久之,自覺不想經常活在「贖罪」心態的行為中,慢慢便習慣自我約束,亦為自己所做的任何事情多問一句:「這事對人對己有何益處?有何意義?」若是好事,便要多為。接著,當天晚上睡前的故事,便很自然與「有沒有意義」的課題有關。話說美國行為經濟學教授丹.艾端里曾做了一項有趣的實驗。實驗的過程十分簡單,就是請參加者不斷砌「Lego」玩具。研究人員請來了兩批參加者,讓他們在不同的環境(有意義和無意義)下砌「Lego」。研究人員對「有意義」組的參加者說:「請你用「Lego」玩具砌出機械人,砌出第一個機械人就可獲2美金。之然,參加者可決定是否繼續砌下去。如果砌的話,之後每砌出一個機械人就可以獲得比前一個遞減11美分的工資,即第二個的工資是1.89美分,第三個是1.78,如此類推。」對於被賦予為「無意義」的一組,參加者工資計算方法保持不變,但是卻在砌「Lego」時增加多了一個步驟,就是每砌完一個機械人後,先要把這個機械人拆掉,才可 以開始砌第二個。增加這個要求的目的是要讓參加者覺得自己砌機械人是沒有意義的,砌完便拆。你猜猜哪組的參加者平均會取得較高的工資呢?「有意義」組的參加者平均砌到10.6個機械人,而拿走了14.4美金。相反,「無意義」組參加者平均只砌了7.26個機械人,拿走了11.52美元。

兒子細聽後便說:「其實有沒有錢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能砌成機械人和可以不斷欣賞自己砌的機械人。」原來能完成、和欣賞自己的傑作,這份滿足感,也是與生俱來的。